星巴克與康師傅聯手,進軍中國大陸即飲品市場
全球連鎖咖啡店龍頭星巴克與台灣食品大廠康師傅控股於日前宣布,雙方將簽署合作協定,共同進軍年銷售額高達60億美金的中國大陸即飲品市場。未來將由康師傅負責星巴克即飲產品在中國的生產及銷售。
星巴克與康師傅的合作有助於降低前者的生產成本,且透過當地語系進行產品包裝,能夠有效提高消費者接受度。不過,這項策略聯盟除了生產層面的意義外,更重要的是星巴克希望借重康師傅在中國市場的深層行銷力量,打進更多的實體與虛擬通路當中,尤其是藉此進入難度較高的地級城市,後者近年來個人消費的成長速度遠高於一線城市。
對於外資企業而言,在中國大陸這樣的新興市場中單打獨鬥是相當辛苦的事情。在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歷練後,國外企業已瞭解到,要在新興市場中扎根經營,勢必要與當地企業合作,才能夠收事半功倍之效。包括法國達能與中國蒙牛集團、英國Tesco與中國華潤萬家的合作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然而由於中國本土企業文化與外商差異甚大,因此與國際接軌較早的台商或港資企業遂成為外商在開拓中國市場時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尤其中國大陸近年內需消費市場規模翻漲,進一步強化台資企業在這方面的角色。例如百事可樂同樣選擇康師傅做為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合作夥伴,星巴克於華東地區的現磨咖啡市場、以及7-eleven在上海地區的授權同樣都是委由台灣統一集團經營,顯示台商已成為許多歐美及日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
對台商而言,與外資企業的合作,將能夠借重其在技術、產品與資金方面的優勢與資源,有助於強化本身競爭優勢,且雙方也能夠立足於中國大陸市場的合作基礎,將類似的經驗複製擴散至東協國家等新興市場中,創造雙贏局面。
http://www.reuters.com/…/us-starbucks-tingyi-idUSKBN0ME2IE2…